
傲世皇朝餐企吊注销45万家零售圈爆改…2024食品餐饮年中盘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7.1%。
2024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6.5%,增速均超平均值。
然而食品行业现状却不容乐观。截止到2024年4月1日,全国餐饮门店约743万家(不包含团餐),2023-2024年3月新开店数约417万家,关店门店数约421万家,减少约3.3万家。
根据马上赢对大卖场、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五大业态进行的数据分析,在销售额、订单量与订单平均花费三个方面,各个业态24Q1的销售额同比23Q1均有较明显的下滑,其中食杂店的销售额下滑最为严重,订单量也有较明显的下滑。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消费行业正面临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某机构预见的2024年消费趋势中,消费者趋向于审慎精明的消费行为。因此,行业洗牌和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食品行业亦紧跟这一趋势。
在2024年上半年即将结束之际,第一食品资讯对食品行业的10个热门话题进行了梳理,观察到饮用水无糖茶预制菜药食同源养生出海等领域正成为行业热门焦点,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今年5月,#康师傅方便面即将全线涨价#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引发1.4亿阅读量。随即,#方便面活成了年轻人吃不起的样子##方便面越来越跟不上年轻人了#等相关话题也引发热议。
此次涨价涉及覆盖康师傅方便面全线产品,其中,桶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4.5元调整至5元,袋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2.8元调整至3元。
4月-5月,部分地区太古可口可乐陆续发布部分产品涨价的告知,建议零售价从3元/瓶调整至3.5元/瓶,提价幅度16%。与此同时,百事饮料旗下多款汽水产品也明确提价。
一度定位为高端品牌的星巴克、喜茶、奈雪等,近几年都纷纷改变策略转头朝向了下沉市场。然而要说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品牌,实属是中式汉堡塔斯汀和靠3元冰淇淋征服世界的蜜雪冰城了。
截至目前,塔斯汀中国汉堡在全国签约门店数已突破7000家,而在去年10月,这一数字还是5400。
在今年1月,全球36000多家门店的蜜雪冰城,也向港交所递表冲刺IPO。
在原材料和营销成本压力的增加下,随着竞品层出不穷,正在冲击老牌企业的市场定位。涨价对于当下的市场而言,可能也只是品牌选择的阶段性策略。
在存量竞争的当下,下沉市场或许是未来最有挖掘潜力的增量。然而,消费品牌是否能够再次涌现新的竞争力量?对于渴望脱颖而出的品牌来说,如何有效开拓下沉市场?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注销和吊销的餐饮企业达到45.9万家,新注册数量达到73.1万家。同比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的吊注销扩大232.6%,新增缩减23.4%。
不少知名、老牌餐饮客单下降,面临有人流没客流的窘况,导致相继闭店停业。比如呷哺呷哺、奈雪等头部创立的副牌也被曝大规模闭店、关停;曾是早餐界的爱马仕桃园眷村,截至202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也仅剩4家还在营业。
2024上半年,尽管曾经的副牌们接连倒下、大规模撤店,但仍有一波头部餐饮品牌又开出了新的副牌。
全球冰淇淋和快餐连锁品牌DQ在中国的新副牌即将开业,不只卖冰淇淋,还要卖汉堡。已经成功推出多个副牌模型的魏家凉皮,也在上半年再次发力,进攻湘菜品类。茶颜悦色在上半年推出了全新的副牌,昼夜诗酒茶·艺文小酒馆,卖起了酒。西贝也推出了全新的快餐副牌模型,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目前已经在北京开出多家门店。
细数当前餐饮行业的连锁品牌们,要说没有副牌的反而是少数。咖啡做茶饮、茶饮卖咖啡;火锅做烤肉、烤肉卖火锅……
不仅如此,国内消费的内卷,还导致大量品牌选择降价、出海,如茶百道已在今年1月出海韩国、瑞幸也早已在东南亚布局。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饱和度提升,国内餐饮已经进入存量市场。新增不会减少,倒闭更不会停止,为拓展市场边界,部分头部餐饮品牌正在持续推进海外布局,寻求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一部分食品快消企业在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也不谋而合的瞄准了海外市场。
第一食品资讯发现,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人口红利以及优异的营商环境的东南亚地区,似乎成为了企业们出海的首选地区。
一方面因为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厂家给的利润空间在持续压缩,但厂家任务还在持续增长,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一度成为各大经销商们的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线上电商的发展,以及折扣店、零食店等零售商们也在向上延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抢走了不少生意,导致某些终端门店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极大地减少了终端门店的忠诚度,最终导致大量的业务员跳槽寻找新出路。
在某个调味品行业巨头的年报里也显示,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公司的经销商减少约1000家。
从本质上看,这其实是整个快消行业的问题。面对如今的存量市场,实际上经销商也要跟着企业一起寻找出路,要想降本增效,产品和供应链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流水的产品,铁打的经销商。市场对经销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专业。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逝世,不少自媒体开始探究他生前的商业经历,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因此被拉入群众视野。
由于钟睒睒未出席宗庆后的葬礼,众网友认为这是农夫山泉对于娃哈哈的背叛,农夫因此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3月3日,农夫山泉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钟睒睒:我与宗老二三事》的文章。
然而钟睒睒的澄清回应,并没有让自己走出舆论风暴。再加上农夫山泉产品包装素材疑似采用日本元素,钟睒睒的儿子钟墅子是美籍,被网友质疑未来移权后,农夫山泉是否还是真正的民族企业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农夫山泉的股价和销量一度暴跌,市值也在缩水。
4月,农夫山泉低调推出了绿瓶的纯净水产品,并卡位1元价格带。然而在持续了将近100多天的风波后,农夫山泉在618全周期总销量依旧保持了全行业全网第一的战绩。
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竞争对手之间采取的一些营销策略和手段在法律范围以内实属正常现象;从个人恩怨来看,宗和钟之间的很多事大家都是在网上道听途说,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是很重要的。
而尽管风波后,农夫山泉在618的出色表现,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品牌的知名度、产品力和市场影响力对一个品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网络舆论的力量一度让品牌陷入危机,但是谁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数据会给我们答案。至于舆论,一切交给时间。
前不久,胖东来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在零售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今年上半年拯救了数家商超。
3月31日-4月2日,受步步高创始人王填邀请,于东来调改步步高梅溪湖店。公开资料显示,调改第一天,销售额从之前的平均日销15万元左右涨到21万元,客流从日均2000人达到4200人,门店连续两天销售额均突破142万元。五一小长假期间,梅溪湖店平均日销超210万元,日均客流近1.6万人。
4月23日,于东来带队在步步高集团总部开会交流,讨论对步步高旗下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的帮扶调改计划。
5月初,胖东来与永辉的合作将先做两家试点,分别是永辉超市郑州瀚海北金店和新乡宝龙广场店,调改工作分别于6月初和6月底开始。
6月4日,于东来在河北保定向惠友超市的管理层分享了超市调整政策方案,这也是继帮扶步步高门店、调改部分永辉超市门店后,胖东来又一次新的帮扶计划。
6月19日,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经19天的闭店调改后正式开业。当天销售额达到了188万,是调改前的13.9倍,日均客流量翻了5倍多,累计人次超1.2万余人。
胖东来的爆火除了优质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顾客至上员工关怀,胖东来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尽管此前有网友戏称胖东来走不出河南,但于东来表示胖东来是想做榜样而不是企业,在如今这样浮躁的社会里,这样的理念是难能可贵的。
妥善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是每个企业都要认真思考的。
走到万店,肯德基用了36年,绝味鸭脖用了14年,蜜雪冰城用了13年,正新鸡排用了11年,华莱士用了9年,鸣鸣很忙只用了7年。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合并初,零食很忙x赵一鸣集团的门店总数为7000家;2024年3月末,突破7500家门店;2024年6月12日达成万店,并更名为鸣鸣很忙。
截至今年5月,零食连锁品牌好想来门店数量为6000+,较去年末的4723家增加了1300家左右;要论单一品牌规模,总部位于南京的好想来仍是行业第一。它隶属于万辰集团,也是零食连锁行业当前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此外,零食供应商小喵很忙、巧克力零售商斑马与巧、卤味加工生产物只卤鹅均获投数千万元。
鸣鸣很忙达成万店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规模化、标准化是关键。近年来零食店发展势头猛烈,盲目扩张可能会促使行业陷入内卷状态,在稳中求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用户黏性。
继钟薛高出现从雪糕刺客到火烧不化,到原材料虚假宣传,再到今年3月的价格大跳水,以及拖欠供应链合同款被起诉,拖欠员工数月工资,创始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费等一系列问题后,品牌从网红到网黑这一路的转变,钟薛高的发展历程实在令人唏嘘。
今年6月,#茅台冰淇淋买一送一没人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杭州线下门店店员反馈,销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太高。
而在有了钟薛高的前车之鉴,众多受欢迎的冰淇淋和雪糕价格都回到了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第一食品资讯走访成都的多家商超和便利店发现,10元以下的雪糕已成主流,价格大多数在3-5元区间。
盒马的数据也显示,今年有九成冰品单价在10元以下,尤其是5-7元的产品最受欢迎。
显然,高价冰淇淋正在逐渐被消费者抛弃,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合适的产品。
近几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意愿逐渐降低。像雪糕、冰淇淋这样季节性且非刚需性食品,即使产品定位高端,但如果市场接受度不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低,再加上负面消息层出不穷,那么更难开展生存之路。
网红的噱头只能逞一时之快,除了与价格相匹配的产品,现有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是企业需要考虑到的。
去年的预制菜,身处一片涡旋之中。有些一直以为是现场制作的商家被发现是作假,一度让消费者产生信任危机。
今年两会期间,预制菜依然是热门话题。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3月21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明确了推动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
2024年春节期间,数据显示,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有26.91%的受访用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货。
同时,速冻企业千味央厨、三全食品等;餐饮品牌全聚德、西贝等,再加上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纷纷挤入预制菜赛道,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一边是万亿市场备受争议,一边是大量餐饮品牌争相挤入预制菜赛道,风头正劲的预制菜继续红与黑。
两会的《通知》表明预制菜产业正在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道路上。然而政策也只是辅助剂,考虑到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关键还需要靠企业自身的供应链与创新能力。
预制菜本质上是一种形式,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才是企业要考虑的重点。
距2000年的世纪水战之后,农夫山泉于今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重返纯净水市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怡宝作为纯净水市场的领导者,其母公司华润饮料正在冲刺港股IPO,市场份额稳定。
6月19日,东方甄选自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推出东方甄选矿泉水,这款产品源自长白山天然自涌泉水,将在东方甄选APP上线月,元气森林官方旗舰店上新饮用纯净水新品,每瓶售价2元左右。该产品目前并没有单独的产品名,直接叫做元气森林饮用纯净水。
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已达2349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000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无糖即饮茶市场份额在2023年末已提升至32%,并且预计在2024年将持续快速增长。
今年3月,康师傅连续上新了无糖茉莉花茶、无糖和低糖乌龙茶新品。据媒体报道,康师傅还要求终端商们在黄金位置列出无糖茶专区。
同期,娃哈哈首次进入该市场,推出了包含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和青柑普洱在内的四种新口味茶饮料。
4月1日,农夫山泉推出了今年首批东方树叶明前龙井新茶,最初的5万箱迅速在17小时内售罄。4月5日,第二批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卖1分钟就售出1万箱,1个小时内5万箱全部被一抢而空。
3月底,元气森林官宣外星人天猫旗舰店要上线含电解质的风味水饮品的新产品——外星人WAVE,是其2024年的第一款新品。
4月,脉动旗下的运动饮料脉动+电解质宣布焕新上市,首次提出1小时运动优良电解质配比。
同期,农夫山泉的尖叫系列也推出乳钙型(柑橘味)和茶氨酸型(黄金桃味)2款新品;统一旗下的海之言则上新了西柚味电解质饮料,强调等渗配方。
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2024最具影响力电解质水品牌TOP10排序如下:
瓶装水是可持续、高增长的刚性需求大赛道。我国瓶装水市场具有极高的竞争力,卖水生意盈利丰厚促使企业纷纷入局,抢占市场份额。无糖茶和电解质水饮料作为近些年的后起之秀,现在也逐步进入市场竞争激烈阶段。
为此,企业要有足够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以及一定的市场覆盖率和多渠道营销优势。未来饮用水和饮料市场发展如何,又会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某机构发布的《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提出精粹养生趋势,强调消费者正通过全面规划健康、多元化养生方式、新中式养生、食疗以及智能化监测,追求更精细和精致的养生方式。
同样在今年的315现场,也带来了有关药食同源的相关提案。小红书近90天数据显示,养生食疗在笔记分类占比接近40%,可见食品行业健康养生已成新趋势。
专注于男士健康饮品的草本先生品牌于今年1月获得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开怀山药汁品牌于今年1月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草本未来品牌于今年2月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不仅如此,今年3月在成都举办的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有不少展台也贴出了0糖养生等标语。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朋克养生,养生话题也在逐渐从中老年人扩大到各类人群,泡枸杞花茶、打八段锦、吃芝麻丸等,药食同源的受众群体逐渐年轻化。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以及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药食同源产品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依然有很多品牌逆势而上、顺势而为,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随着7月的到来,2024年也逐渐进入下半场。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环境,食品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又在哪?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